首页 > 商业 > 正文

又涨停!这只广东新能源股搞氢能,背后是内蒙古的能源转型野心

2022-02-16 17:57:17来源:时代财经  

2月16日,粤水电(002060.SZ)再次开出一字板,这一次它赶上的是氢能概念。

粤水电于2月15日晚间公告称,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政府、江苏兴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兴邦科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氢电产业链;氢电发展规划将紧扣一体化、高标准分三年完成整体产业链落地,预计总投资168亿~188亿元。

有投资者在股吧感叹,粤水电的题材越来越丰富了,“基建有他(它) 抽水蓄能有他(它) 现在又出来个氢能。”

时代财经注意到,粤水电本月上一个涨停板出现在2月7日,当天基建板块强势,Wind基础建设指数大涨8.36%。

或是得益于横跨多条热门赛道,农历新年之后,粤水电已经大涨了19.40%,同期沪深300的涨幅仅为1.19%。

图片来源:unsplash

合作方连续签署百亿协议

据时代财经梳理,在此之前的近三年里,粤水电签署了15项绿色能源投资框架协议,涵盖了风电、水电、光伏,唯独没有氢能。

根据上述框架协议,在乌海市项目中,粤水电将负责风电、光伏新能源及绿氢制储运加的投资、建设、运营。

那么,公司是否具有“绿氢制储运加”的相关技术储备?2月16日,时代财经多次致电粤水电证券部,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不过,2021年11月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发问,“请实事求是回答是否有发展氢能的计划或者规划?”粤水电表示,公司在探索研究清洁能源发电与氢能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可能性。此后公司又在互动平台多次表态,“相关的探索研究正在进行当中。”

粤水电公告指出,产业基地将设立1个国际院士未来零碳氢能科创中心,建设2个碳中和氢电产业园,打造上中下游3个产业集群。氢电发展规划将分三年完成整体产业链落地,预计总投资168~188亿元。

根据2月15日公告,整个框架协议的有效期长达5年时间,目前刚刚正式签署。除了粤水电外,合作方还包括乌海市人民政府、兴邦科技。

兴邦科技微信公众号推文介绍,兴邦科技由一派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全资控股,而后者是加拿大能源之星公司的国内子公司。

2021年12月15日,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人民政府、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及加拿大能源之星公司签约,总投资100亿元在鄂尔多斯落地国际院士氢能科创中心与燃料电池产业基地和风光氢能应用示范产业链项目。

图片来源:“兴邦能源”微信公众号

2月16日,兴邦科技的工作人员向时代财经介绍,公司成立于2015年,落户于江苏省盐城市高新区,主营业务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其材料,发动机及动力系统总成,电堆检测设备及发动机检测平台,对于氢能产业链上游技术也有所布局。

时代财经注意到,乌海市氢能项目框架协议提及,“兴邦科技承诺负责引进国外技术专家,加大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该工作人员也向时代财经透露,公司最初的技术确实引进自加拿大团队。

对于连续参与百亿级氢能项目,其表示,公司并不感到自满,“氢能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没有一夜暴富的幻想。氢能的发展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发展,即使一个小小的密封圈都会影响整个电池电堆的性能。目前产业链中上千个子配件,大概90%的国产化已经成熟,接下来还需要攻克核心材料制造。”

乌海的氢能野心

而另一位合作方乌海市政府,对于氢能产业也布局多年。

2019年,乌海市发改委就发布了《乌海市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2019-2022)》(下称《意见》)。根据该文件,乌海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生产基地,工业副产氢约80亿立方米,发展氢能源产业条件优越。《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显示,乌海市拟参考如皋、成都、佛山,制定氢能产业促进政策。

同年5月,鸿达兴业(002002.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石化内蒙古分公司签署《新能源发展合作的框架协议》,其中鸿达兴业的全资子公司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发挥企业优势参与项目建设,对制氢、储氢、运氢及氢能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加氢站正常运营。

2020年,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又印发了《乌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进一步提出了氢能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到2022年、2025年、2060年,乌海市氢能产业产值要争取达到20亿元、80亿元、150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也支持乌海市的氢能发展。2021年11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强调“基础产业促延伸、传统产业搞升级、特色产业增动能,立足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特征谋划、储备、实施项目”,并且表态支持鄂尔多斯、乌海申报加入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图片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对于传统煤化工产业发达的乌海市,乃至整个内蒙古来说,在“双碳”目标下谋求能源转型已经是箭在弦上。由地方政府牵头,引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掌握先进绿色技术的企业,之后数年里或许会越来越常见。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精彩推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