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白象成土坑酸菜大赢家!遭遇野性消费货架被抢空,三分之一员工是残疾人

2022-03-18 17:59:44来源:时代周报  

白象或成为“土坑酸菜”事件的最大赢家,迎来新一波“野性消费”。

3月15日晚,白象发表声明,表示白象和湖南插旗菜业从未有过合作,网友纷纷点赞,称“白象的福气还在后头”。

3月18日,白象继续火出圈。“白象三分之一员工是残疾人”的话题冲上热搜榜。有媒体报道,白象三分之一员工都是残疾人士,白象还将他们称为“自强人”,令人颇为感动。此前,该话题在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就已引发关注。

多重因素叠加下,网上掀起了对白象方便面的消费热潮,白象也得到了和此前鸿星尔克一样的待遇,白象直播间涌进了上万名消费者,产品被抢购一空。如今,白象天猫官方店已经没有现货,直接开启预售。

作为河南本土企业,白象是方便面行业的老兵。此次爆火是昙花一现,还是能借此改变方便面市场竞争格局?在康师傅和统一两大巨头的夹击下,白象能逆袭吗?

晋升为“国货之光”

白象走红可以追溯到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在赛事举办期间,白象就因有三分之一员工为残疾人,意外登上热搜。之后白象方便面开始被网友“种草”。

3月9日,白象还发布公告,提醒消费者吃多少买多少,不要浪费。并表示近期订单量暴增,工厂启动紧急预案全力生产发货,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把白象产品送到需要的千家万户手中。

据唯品会数据,3月4日冬残奥会开幕以来,白象的产品在唯品会上销量暴涨近200%。

315晚会上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更将白象推向“高光时刻”,接连登上热搜榜,关注度飞速增长。3月18日,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白象天猫官方旗舰店几乎所有产品都显示缺货,预售周期长达15天。

白象是名副其实的老牌国货,品牌发展史和白象董事长兼CEO姚忠良分不开。

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已经是河南省粮食厅处级干部的姚忠良,来到粮食厅下属一个亏损严重的小厂当总经理,这家小厂便是白象,它的命运也由此发生改变。

创业之初,姚忠良经常骑着一辆破三轮车,带着员工沿街推销白象方便面。回忆创业伊始,姚忠良用了“四千四万”来总结:“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费尽千言万语,把白象送进千家万户。”

(姚忠良 图片来源:人大建设杂志社)

2000年,白象方便面销售额已近10亿元。2003年,白象率先开发出国内第一款骨汤方便面“1元大骨面”,成为中国“骨汤方便面”品类的开创者和领导品牌。

有关媒体报道,差不多是在这个时期,有日本企业曾提出了战略入股白象的计划,但被拒绝了。彼时,康师傅以及今麦郎的前身(华龙面业)都有和日资合作。

不过,关于拒绝日资入股的说法和确切时间,目前未有更多信息佐证。

如今,白象相继建起了河南、湖南、山西、山东等九大生产基地,产品销售到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海外。2015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

据天眼查APP的食品安全信息显示,白象关联企业为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被抽检60多次,结果均为合格;其投资公司及分公司等也涉及近300次抽检,结果均为合格。

竞争格局难打破

情怀虽好,但白象想要乘胜追击,保持热度的同时,还需要产品力和品牌力。

此前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和日化品牌蜂花也曾获得超高人气,但之后都回归平静,直播间观看人数和销量均出现了下滑。毕竟“野性消费”总会回归理性。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随着当前中国人的国家自信、民族自信的增强,以及整个大环境下国潮情节的日渐浓厚,白象的善举行为得到了渲染,才造成了此次白象的“破圈”。但这更多体现的是品牌的社会责任感,而非产品本身,就市场来说,白象的整体发展并不太顺畅。

白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市场占有率上也排在第二梯队。据了解,2002年至2006年,白象经历了改制,这也成为白象发展历程中最艰难的5年。此时,康师傅、统一等企业进入高速扩张,白象被甩在后面。

方便食品大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方便面市场,康师傅、统一、今麦郎销售额分别占46%、15%、11%,稳定在前三名的地位。白象的份额不足10%,仅为7%,位居第四。

近几年,白象推出一些新产品,并尝试跨界。

在2021年方便食品大会上,白象带来了福喜老面馒头、包子等速冻面制食品。除速冻食品,白象近两年还涉足了自热火锅、荞麦挂面、万能汤底、厨艺懒人包、以及火鸡拌面、骨汤泡饭等产品。

关键词: 三分之一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