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推广远程就业新模式,降低数字技能培训和就业的时空限制 世界快报

2023-03-06 12:39:55来源:时代在线  


(相关资料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置为约1200万人,把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是稳经济惠民生的重要部署。当下,以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如ChatGPT)为代表的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在带来更高效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对部分行业和职业产生重大冲击,深刻影响劳动就业规模和结构。

“虽然人工智能可能会替代一些工作,但也创造出工作机会。”2023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表示。过去5年,陈晓红积极建言献策,超过40份政协提案和政策建议被采纳。今年,陈晓红也提交了一份关于“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创造效应”的提案。

在陈晓红看来,我们亟需应对技术变革对就业市场的挑战,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创造效应、不断扩大市场就业新空间,预防因劳动力替代导致的潜在社会问题。对此,她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是建议健全数字经济就业机制,提升应对数字就业风险能力。“建议推广远程就业新模式,加强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数字技能培训和就业的时空限制。”陈晓红认为,建议建立以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为依托,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数字技能培训体系。

她认为,应完善就业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将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拓宽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创新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管理模式,推进“网上社保”,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效率。

“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追踪数字化经济企业的人员流动、就业市场供需动态等信息。加强对重点就业群体的监测,关注企业、行业、岗位吸纳就业人数及收入变化等信息,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陈晓红在提案中指出。

二是推动就业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经济就业平台建设。发展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人力资源服务新机构、新业态,加快线下业务向线上转移,线上业务向精准匹配、智能服务转型。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加强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研发,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同时,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服务孵化平台。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支持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合作的供应链创新网络,建设跨界交叉领域的创新服务平台、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

三是加快建设高技术人才队伍,推动数字技术多渠道教育培训。加强重点领域高端数字化人才培养。重视中小学基础数字知识和信息技术培训,引导高校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新兴前沿学科专业,支持校企共建数字化人才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此外,支持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实体企业开展数字化人才联合培养,提升员工数字化技能。此外,优化数字化人才发展环境以及数字化人才发展环境。

四是完善财政税收政策,促进数字化转型分配公平。强化财政政策对就业的支持作用;完善并调整税收政策;提高短期失业人群的转移支付水平。“加强对数字经济新型就业岗位的保障,支持民生领域的岗位创造,提升中低教育水平和中低技能劳动力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加强社会保障和扩大就业保障覆盖面。”陈晓红建议。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