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当前要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启用开学,粤港澳全面合作翻开新篇章

2022-10-09 16:28:38来源:南沙区委宣传部  

9月1日,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庆盛枢纽区块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下称“港科大(广州)”)迎来首个开学季,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的首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也成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出台后落成的首个项目。


(资料图片)

港科大(广州)的建设和发展完美呼应了《南沙方案》提出的五大任务,对广州南沙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创新就业、对外开放、规则衔接、城市发展等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打破传统院系设置的港科大(广州)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教科创融合不断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港科大(广州)本身也是粤港两地成功合作的典范,建设过程中,双方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沟通,共同打造了一个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的样板。学校所在的庆盛枢纽是《南沙方案》中提到的三个先行启动区之一。9月1日在开学的除了港科大(广州),还有同样位于庆盛枢纽区块的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目前,庆盛枢纽区块在建项目有3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大部分为港资、澳资企业或项目,一个港式国际化社区正在这个8平方公里的区块内逐渐成形。粤港澳全面合作从这一刻起在广州南沙翻开了新篇章。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图源:南沙区委宣传部

你我的母校 共同的家乡

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生活、新前景……

9月1日,港科大(广州)正式开学,500多名新生将在崭新的校园里开启新的人生。对于从小在南沙生活的谢炜垠来说开学有着更深的意义,“能在家门口读名校,心情很激动、很兴奋!”

谢炜垠是今年入学港科大(广州)的博士生,十年之前,他远赴德国留学,在海外有长达7年的求学和工作经历。2019年在南沙区组织的一次针对留学生的宣讲中,谢炜垠对粤港澳大湾区有了新的认识,开始萌生了回到家乡的想法。

在感慨家乡变化巨大之余,谢炜垠对新学校也是赞叹有加,“学校很美,很多前沿的交叉学科,最重要的是,这里汇聚了一大批相关领域的‘大咖’,我相信自己在接下来的校园学习中会获益匪浅。”

深耕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谢炜垠,选择了机器人与自主系统作为自己的专业。“南沙的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完整,尤其是吸引了小马智行、合创汽车等企业。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校企合作项目,南沙丰厚的产业土壤也会为我提供更多发挥的空间。”

在谢炜垠憧憬未来时,看着母校从蓝图变为现实,香港青年顾成帅感到更多的是激动与紧张。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专业的顾成帅就职于广州市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作为港科大(广州)开学典礼保障小组的成员,顾成帅在港科大(广州)项目部办公室和港科大(广州)校园办“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状态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作为一名港科大学子,能参与到港科大(广州)的建设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顾成帅说,“我很了解港科大的理念,且有很多香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师和设计管理相关工作经验,因此在帮助双方沟通、促进双方了解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我认为港澳青年在南沙不仅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生活幸福指数也会很高!”顾成帅告诉记者,南沙在粤港合作方面非常开放,以他自己所在的建筑行业为例,就已经实现了职称互认,港澳工程师可以在南沙通过评审拿到内地的职称,“我相信未来其他行业也会有更多的两地规则对接政策,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会在南沙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南沙方案》提出,要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将南沙打造成为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位于香港清水湾的港科大和位于南沙的港科大(广州)将共同构成“香港科技大学2.0”。它将成为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创新人才摇篮,未来科技、企业和产业的创新基地,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智慧源泉。

创新的学科 完整的链条

8月25日上午,崭新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大学活动中心多功能厅迎来首场讲座,港科大(广州)科技领创中心首席工程师、智能交通学域实践教授苏权科老师为刚刚报到的师生们带来了“跨海大桥设计思想”的讲座。在到港科大(广州)任教之前,苏权科是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总工程师,讲座中他向同学们分享建设这一超级工程的故事与感悟。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图源:南沙区委宣传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的首家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港科大(广州)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颇有特色,不仅瞄准科技前沿,在学术架构上也打破院系设置的传统,创新采用“枢纽”形式,设置了功能、信息、系统和社会四大枢纽。所有教师的办公室也是随机分配,鼓励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多交往、多交流。比如,加盟智能交通学域的苏权科老师将协同数据通信、传感、自动控制、心理学等一批教学科研人员,致力于研究下一代三维空间智能交通问题的协同系统性解决方案。

“在知识转移方面,港科大(广州)将和产业界密切配合,深入了解业界面临的技术难题,共同开展科研攻关,促进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表示,依托大湾区内制造业的成熟积累,学校以南沙与港澳全面合作为契机,聚焦实验室知识向产品化阶段的转化,补齐一条南沙与香港科创协同发展的完整科创生态链条,助力建设大湾区内科技产业创新基地。

这所曾培育了大疆无人机、云洲无人船、一清无人车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有着良好的科创传统。港科大(广州)的落户,不仅将为南沙带来世界科技前沿最新成果,也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教科创融合不断创新。

《南沙方案》从总体要求到发展目标,“科技创新”占据重要篇幅,五大重点任务中,排在首位的是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

在科创领域,南沙早已谋篇布局。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增长8倍,截至2021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44家,构建起以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为加快打造现代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南沙区率先推出了国家新区“四链”融合政策体系,并实施“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元宇宙九条”“探天九条”等专项政策,这些新政策多个条款力度领跑全国。科创动能正在南沙加速蓄积,大湾区创新策源地正在形成。

无间的合作 “0”到“1”的突破

乘着政策的东风,一大批企业早已行动起来。6月18日,就在《南沙方案》刚刚印发之际,在港科大(广州)所在的庆盛枢纽,越秀·iPARK穗港产学研基地启动了招商暨产业签约仪式,越秀地产与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港科大高校科研及技术资源的产学研转化与技术创新。同时,首批16家科创企业及机构签约入驻。

庆盛枢纽是《南沙方案》中提到的三个先行启动区之一,从广深港高铁南沙庆盛站可35分钟直达香港西九龙。规划中的广珠澳高铁建成后,庆盛枢纽还将直达澳门。

《南沙方案》提出,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依托广州特别是南沙产业和市场基础,携手港澳不断深化对外经贸合作。以港科大(广州)为旗舰的庆盛枢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基地。

除了9月1日开学的港科大(广州)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庆盛枢纽区块还规划建设港式国际化社区,引入香港科技园南沙孵化基地、国际学校和医院、境外来粤居民办事中心等项目。庆盛枢纽区块在建的项目有3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大部分为港资、澳资企业或项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图源:南沙区委宣传部

香港企业新鸿基在南沙庆盛高铁站旁建设的商业综合体已经完成地基打造,预计2023年首期项目将投入使用,首期项目主要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站台,便利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与高铁站之间的接驳。紧接着,新鸿基综合体的商业和写字楼部分也将逐渐建成招商。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黎祥掀告诉记者,“《南沙方案》的诞生,也对我们企业招商提供很大帮助,我们去吸引更多优秀的香港青年来南沙工作,都更加硬气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鸿基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项目是广州市首个试行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试点项目,将带动香港优秀建筑人才参与南沙自贸区开发建设,探索建立穗港建筑领域合作机制。

实际上,港科大(广州)建设本身也是粤港两地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的成功典范。港科大(广州)一期从启动建设到开学仅用了三年时间,同样在9月1日启用的港人子弟学校建设则仅用了一年时间。

可以说,港科大(广州)为开展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先试提供了新载体,为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搭建了新平台,为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拓展了新空间,为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打造了新示范。

港科大(广州)的建成实现了众多从“0”到“1”的突破,广州南沙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作者:齐华伟,罗瑞娴,谢子亮

本文来源:南沙区委宣传部

编辑 陈泽秀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