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2万元钻戒当不了3千元?钻石产品毛利率可达70%,但消费者转手却难保值

2022-12-17 16:35:16来源:时代周报  

一则热搜,暴露了钻石的低保值。

近日,据媒体报道,山东德州的一名女子因家里急用钱当掉了自己的周大福结婚钻戒,然而该女子发现,自己花了接近两万元买来的钻戒,却连3000元都卖不了。


(相关资料图)

就上述报道相关情况,12月16日,时代周报记者发函咨询周大福珠宝集团(01929.HK),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在业内人士看来,零售价与典当价差别悬殊,与交易条件不同有关。12月17日,钻石行业内部人士张凡(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新闻报道的当事人,在珠宝品牌零售渠道买入了钻戒,如今通过典当渠道以快速变现为目的进行出售,交易条件不同,自然会让产品的价格有较大出入。

不过,刨去交易条件的影响,钻石产品的高溢价,在行业内也并不是秘密。张凡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珠宝行业内部,产品的定倍率一般是物理成本(包括产品的材料成本与加工费)的2~3倍,而3倍的定倍率,意味着产品的毛利率已接近70%。

尽管溢价颇高,但钻石产品的吸引力早已不复当初。近年来,随着培育钻石技术的成熟与消费者观念的变化,钻石在饰品消费中的可替代性正变得越来越强。

曾经“一颗永流传”的钻石,光环不再。

图源:图虫创意

高毛利为行业常态

尽管新闻主角周大福的财报并未透露其钻石产品的毛利水平,但通过迪阿股份(301177.SZ)、恒信玺利(832737.NQ)、莱绅通灵(603900.SH)三家上市珠宝企业的财报,仍能对钻石产品的毛利率有一定了解。

迪阿股份是知名求婚钻戒品牌DR的母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DR采取全自营模式。2018年至2021年1—6月,求婚钻戒占迪阿股份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均超过75%,同一时期,DR的毛利率则分别高达69.82%、70.21%、69.37%和70.00%。

主营业务为钻石珠宝首饰设计与销售的莱绅通灵,2021年直营收入占总营收的75.78%,钻石饰品的毛利率高达57%;旗下拥有钻戒品牌I Do的恒信玺利,尽管2021年加盟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高达58.96%,但镶嵌饰品(包含钻石产品)的毛利率仍然达到了44.06%。

根据张凡的分析,上述财报数据,可以视作钻石行业的缩影。

张凡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钻石与黄金一样,都有国际通价。严格地说,钻石不认品牌,只认证书。普通品牌与知名品牌的钻石产品的区别,只在于出品质量的稳定性与服务水平。“不同品牌的钻石产品,物理成本的差别并不大,只是经过了不同品牌的营销环节,才出现了销售价的悬殊区别。”张凡说道。

换言之,钻石产品本身就是依赖于营销定价的高溢价产品。

图源:图虫创意

钻石越来越不值钱

除去浓厚的营销色彩,近年来珠宝消费环境的变化,更是让钻石产品的魅力大打折扣。

近年来,随着相关科普内容逐渐增加,消费者对红、蓝、绿宝石等天然宝石都有了一定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对于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来说,钻石已然不是消费必选项。

与此同时,培育钻石的出现,更让钻石产品的另一大卖点“稀缺性”受到挑战。

天然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天然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而所谓培育钻石,则是通过从天然钻石上刮下的薄片作为钻石种子,将其置入培育舱内,利用设备培育得出。

单从外观上看,大多数人无法分辨出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的差别,但在价格方面,培育钻石却大大低于天然钻石。据贝恩咨询数据,2016年培育钻石成品零售价格约为天然钻石成品的80%,至2021年,培育钻石零售价占天然钻石价格的比例更是下降至30%,培育钻石的批发价占天然钻石价格的比例低至14%,且未来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此外,随着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把培育钻石纳入钻石大类,国际宝石学院(IGI)、美国宝石学院(GIA)等著名权威机构纷纷推出了培育钻石的鉴定证书,培育钻石的价值也受到进一步认证。

随着技术与市场环境逐渐成熟,培育钻石行业也迅速发展。

据浙商证券研报,中兵红箭(000519.SZ)、黄河旋风(600172.SH)、力量钻石(301071.SZ)、豫金刚石(300064.SZ)四家企业共供应我国80%的培育钻石原石。其中,2022年上半年,力量钻石营收4.48亿元,同比增长105.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121.39%;同一时期,黄河旋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92.22%。

当钻石产品市场吸引力下降,各大珠宝企业的钻石产品营收也出现明显下滑。

周大福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的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产品营收同比下降11.1%,而黄金首饰及产品的营业额则增长12.7%。周大生半年报则显示,在作为品牌营收主要来源的加盟业务中,钻石镶嵌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94%,与此同时,黄金产品的销售收入则同比增长693.44%。

当不再稀缺也不再保值,钻石产品还能怎样保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