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金砖四国”QDII退潮,俄罗斯元素缺席,何以首募即巅峰?

2022-03-02 10:05:56来源:时代周报  

俄乌冲突加剧,冲击波亦席卷资本市场。纽交所暂停俄罗斯电信运营商Mobile TeleSystems PJSC (MBT.NYSE)、采矿和钢铁公司Mechel PAO (MTL.NYSE)以及在线房地产分类广告公司Cian PLC (CIAN.NYSE)的交易。而纳斯达克亦暂停了搜索引擎运营商Yandex NV (YNDX.NASDAQ)和在线零售商Ozon Holdings (OZON.NASDAQ)的交易。

“金砖四国”概念曾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国内市场曾有三只“金砖四国”概念QDII基金。不过,首募即巅峰,“高开低走”特征非常明显,其中两只已转型或清盘,唯一尚在运营的是信诚四国基金,目前规模仅0.11亿元。

从当初的高光时刻到如今的一地鸡毛,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金砖四国”一度风靡

QDII家族在实实在在的扩容。

截至2022年1月底,外管局已累计批准174家QDII机构投资额度 1575.19亿美元,包括34家银行、68家基金公司及证券公司、48家保险公司、24 家信托类机构。其中,基金公司是当仁不让的主力,以705.4亿美元的额度占据近半壁江山。

而与之相比,曾经风靡的“金砖四国”QDII却相形见绌。

国内投资者接触到“金砖四国”概念产品,始于2007年。当时,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纷纷推出“金砖四国”银行系QDII,其中包括工商银行的“富甲天下”、农业银行的“境外宝”等。

在2007年,除了银行系QDII关注“金砖四国”概念外,也有基金系QDII将投资市场瞄准“金砖四国”和“金钻11国”。

无论银行系QDII 还是基金系QDII,都是在一个相当乐观的环境下发行的。早期的“金砖四国”概念基金,已斩获了不错的收益。比如,2005年成立至2007年2月底,邓普顿金砖四国基金的总收益达58%。

当时,投行对“金砖四国”更为看好。

根据高盛的预测,“4+11”国(“金砖四国”+“金钻11国”)的GDP总量在2035年可望超越七大工业国家。有理财专家认为,考虑到“金砖四国”经济发展强劲,各自货币对美元都有不同程度的升值,客观上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一部分汇率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带来全球市场暴跌。然而总体来看,机构对“金砖四国”也持乐观态度。

2010年,是QDII基金扩容之年。在2009年QDII基金整体表现良好后,2010年多家基金公司都将QDII基金纳入到公司的产品发行计划,以拓展公司的产品线。

根据Bloomberg统计,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间,“金砖四国”风光无限,MSCI金砖国家指数的收益率达308%,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率仅仅为15%。其中,俄罗斯RTS指数上涨了724.3%、巴西Bovespa指数上涨了301.3%、印度Sensex 30指数上涨了248.9%、中国上证综指上涨了139.8%。

正是在2010年,国内相继出现了南方金砖四国、招商标普金砖四国、信诚金砖四国基金等三只“金砖四国”概念基金。

首募即巅峰

2001年,时任高盛首席经济学家的吉姆·奥尼尔首度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奥尼尔团队曾预测,2039年,“金砖四国”经济规模会超过最大的西方经济体,推动全球新兴市场新秩序的形成。

2006年,高盛推出“金砖四国”基金。在四国中,中国经济增速最快,因而该基金53%的资产都投资于中国,21%投资印度,14%投资巴西,俄罗斯投资占9%。

然而,2015年,高盛集团宣布关闭旗下“金砖四国基金”。回顾这只基金的运作,其规模巅峰出现在2010年,“巧遇”国内“金砖四国”QDII发行时点。在清盘之前的2015年9月末,规模仅为9800万美元,相比2010年所达到的8.42亿美元峰值,缩水了88%。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23日(被合并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过去五年,金砖国家基金亏损21%。

“高点”发行的三只QDII基金,与高盛旗下“金砖四国”概念基金的命运颇为类似。从首募规模来看,南方金砖四国基金、招商金砖四国基金、信诚金砖四国基金分别为6.4亿元、4.36亿元、4亿元。

首募表现虽算不上特别出彩,但考虑到之前首批QDII出海即遭遇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心理阴影,这也算不错的成绩。然而,三只基金的规模巅峰就出现在首募阶段。

截至2021年四季末,唯一仍存续的信诚金砖四国基金,主要仓位都在中国与印度,持有俄罗斯相关权益资产仅3.71%。据该基金四季末的规模计算,持有俄罗斯资产的仓位不到40万元。

来源:信诚四国基金2021年四季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推荐阅读